“智慧工地”為安全生產保駕護航
走進中鐵十四局集團房橋公司東六環項目部改造工程第五標段管片生產車間,立刻會被眼前一面巨大的電子屏所吸引,項目鳥瞰圖、工程基本信息、現場施工進度、安全管理情況等內容在大屏幕上一覽無余。項目負責人高少彬介紹,“這套‘智慧工地’管理系統以互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為核心,通過人工智能、人臉識別等‘黑科技’,讓管理與現場‘零距離’,大大提高了安全生產水平?!?br/>
新進場人員不熟悉流程怎么辦?智能系統為您貼身打造專屬二維碼,集中開展崗前培訓,量身定制個人檔案,為后續安全施工打牢基礎。在人員進場前,建立人員身份識別、進場手續辦理引導、線上培訓、安全考試等一系列管控手段。只有按部就班完成全部操作流程,并順利通過相關考核才能生成個人專屬二維碼。
但一次考試并不代表能永遠“滿分”,因為考核隱藏在實際生產中的每一個環節。首先,智能系統會給各崗位人員定期布置“家庭作業”,針對崗位設置對應的安全隱患檢查清單,在規定節點內檢查整改,并上傳照片證實隱患確已全部排除,才算完成“作業”。此外,系統指定一名“老師”——安全管理員隨時抽查“學習成果”,發現違規情況直接掃描員工個人二維碼下達整改通知單,確保所有問題及時有效整改完成才能復核閉環。
“60分以下是紅色,60-90分是黃色,90分以上是綠色。二維碼只有在綠色狀態才能正常出入車間?!痹擁椖堪操|部部長劉旭介紹,必須按照規定進行操作,發現任何違規行為系統將根據違規情節大小進行扣分或罰款。低于90分就必須“回爐重造”,重新培訓,再次考試,直到扎實掌握各項安全生產操作知識后才允許上崗。
人要管好,機器也要管好,智能系統針對特殊器材同樣制定了專屬二維碼,只需動動手指輕輕一掃,器材名稱、規格型號、安裝位置、檢查記錄等信息一應俱全?!拔覀儠ㄆ趯υO備掃碼檢查,上傳的檢查照片能自動生成防偽水印,完全杜絕了作假情況!”項目部質檢員井澤洋在手機上演示了整個流程。
該項目為工地加裝的“智慧大腦”,化被動為主動,對施工現場人員、機械、材料、環境進行實時動態監控,做到事前及時預警,事中常態檢測,事后規范管理,為一線的安全生產管理提供了強勁助力。
相關新聞
- 2021-06-28“智慧大腦”賦能安全管理
- 2021-06-255G智慧工地連續受表揚,安全、高效再加碼
- 2021-06-23“技防”+“人防” 為安全護航